找到相关内容52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兜率天上师瑜珈法

    云海,奉献上师胜福田。   四、忏悔支   我从无始所积集,身语意起诸罪恶,  尤其三戒违犯品,至心发露别悔除。   五、随喜支   于此浊世勤闻修,暇满不空断八法,  怙主所创广大行,我等至心皆随喜...

    吕铁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4053852.html
  • 弘一大师的感召力

    弘一大师作僧人,也是拿全副生命的精诚、专一来作的。  “做一样,像一样”,这是夏先生形容弘一大师的话。大师出身豪富之家,少年时代作公子,那便是翩翩浊世佳公子;青年时期作名士,俨然便是个风流倜傥的名士;...

    张云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1458841.html
  • 王弘愿《重修开元寺募捐启》

    亦各各呼毕勒罕以度世救人。又案,西藏之达赖,今已传十余世,其中第一至第五世及第九世为真正呼毕勒罕,余皆伪也。故乾隆时,有金奔巴瓶之赐,欲知其详,当考西藏史乃西藏佛教史。】又空有其名而久倦於浊世。缅甸、暹罗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068354.html
  • 觉者之相

    人与佛的精神默契,使信众感情升华到极乐。佛教匠师们依据佛经并通过形象思维,显化出佛陀、菩萨、弥勒、观音,以及西方净土世界等,将生活中种种事相转化为圣洁的美,把凶恶化为善良,把丑陋化为美好,把浊世化为...

    李再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4070627.html
  • 业报苦受皆系前缘——面对不平和冤屈的观照

    因果律和从众生心相中产生的幻境游戏规则才是道理,所以善法界遵循善的游戏规则,而娑婆世界在幻境中并非属善的法界,而是善恶混杂的,就算有时有理可讲也要看限度,最终还是归于弱肉强食、势大于理的浊世,在这里受生...

    传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54981844.html
  • 安乐行品别行序

    。如来座者,一切法空是。安住是中。然后以不懈怠心,为诸菩萨及四众,广说是法华经。”良以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!众生痴迷,怀珠作丐!为法师者,若不发大悲之心,以拔众生之苦,是未能入于如来之室也,浊世弘法,定...

    道源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1389773.html
  • 吉祥八清静图

    白玛”,亦称妙莲。在贤劫到来之时,从大海中长出千瓣莲花,它是千佛出世的祥兆,具备五妙欲功德,象征道果观行等。佛经说莲有五种,颜色各异,但以白莲为贵,所谓“出五浊世,无所污染”,是高尚纯洁、开悟烦恼的...

    格桑益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3792042.html
  • 道是无情却有情

    的时候,子女们都争着和老太太生活在一起;当她丧失劳动力的时候,子女们都嫌弃她,远远离开她。可见,有些子女对父母的所谓孝顺,不但是自私的,也是虚伪的。至于酒肉朋友,米面夫妻,在五浊世界更是屡见不鲜。一个...

    李园澍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492334.html
  • 经与窍诀摄要之善说——屠夫真言[华智仁波切]

    途,正直行与偏邪行。 由正直行趋人天,以偏邪行至恶趣。 若于世间正行多,大地遂盛如天界。 若于世间邪行多,地下恶趣定盈涨。 正直名为人法规,若极正直天道规。 偏邪浊世行为规,若极偏邪地狱规。 何等名为正直行,尽弃一切诸狡诈, 言语本意皆一致,外内二者等一如。 语者即言谈,义者彼实践。 外者身及语,内即自之心。 义邪语正此为内偏外正直, 邪遮正直即为浊世之法规。 尽舍心中之...

    华智仁波切 造论

    窍诀|华智仁波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09155517427.html
  • 烟酒杀生过

    末法浊世之毒物,出现十八种烟草,凡接触者转地狱,后世不生悦意境。”《具光律藏》云:“浊世末时之烟草,口鼻享用诸罪人,今生贫穷如饿鬼,来世将于百劫间,住于嚎叫地狱中。”邬金莲师曾经说:“依此臭味不净烟,...烟,永不餍足反增大贪爱,口水鼻涕不止失光彩,死后百次转生地狱中。”伏藏大师绕那朗巴曾经说过:“凡触口气感受烟味者,等同挖出六百万人心。”持明者够多巴说:“浊世末期恶臭烟,仅闻味堕无间狱,是故今断极重要...

    斑玛乐夏嘉措著 索达吉堪布译

    |戒烟|戒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10213508.html